热搜: 购彩中心welcome大发规则
中新社北京10月4日电 (记者 高凯)据灯塔专业版数据,截至10月4日上午11时,2023年中国电影国庆档(9月29日-10月6日)档期内总票房(含预售)已突破20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
图为10月3日,福建福州,市民在电影院内浏览影片海报。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
数据显示,目前,张艺谋执导的反腐题材影片《坚如磐石》以6.56亿元暂列票房榜第一位,爱情喜剧《前任4:英年早婚》以4.64亿元居次席,陈凯歌执导的战争大片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排在第三,目前票房为3.67亿元。《莫斯科行动》和《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》分列四、五位。
继暑期档上演突破200亿元票房的高光时刻后,国庆档的片单呈现品类丰富、质感十足的特点。值得一提的是,国庆档次日大盘实现票房逆跌,后劲十足。多部影片实现逆跌,分别是《坚如磐石》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《汪汪队立大功大电影2:超能大冒险》《贝肯熊:火星任务》。
据灯塔数据库显示,国庆档首日各影片购票画像中,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《坚如磐石》《前任4:英年早婚》男性观众占比49.0%、47.2%、46.7%,虽然不到一半,但都高于2023年全年均值(1至9月)的41%。年龄方面,《前任4:英年早婚》24岁及以下年轻观众占比突出,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《莫斯科行动》40岁及以上年长观众占比突出。
数据还显示,2023年国庆档(含预售)目前的票房分布中,《坚如磐石》在大多数省份实现了票房登顶,而在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,目前的票房冠军则为《前任4:英年早婚》。(完)
【港澳台专线】台湾知名相声演员刘增锴:两岸文化 和而相同
中新社天津10月4日电 题:台湾知名相声演员刘增锴:两岸文化 和而相同
作者 张少宣 王在御
10月3日晚,台湾“相声天团”结束了在天津的最后一场演出。10月4日,他们前往山东济宁,在蓼河大剧院继续此次的大陆之行。
刘增锴,台湾知名相声演员,“相声天团”团长姬天语之师。师承台湾侯派相声名家吴兆南先生,2006年,他成为第一位登上央视春晚的台湾相声演员。
“人们总会问相声在台湾的发展有何不同?没有不同!如果‘不同’那就不是相声了。两岸文化同宗同源,和而相同。此次的天津之行,团员们收获的是经验,看到的是差距,但更享受的是舞台。在台湾,能在小剧场或茶馆演出的机会不多,走近观众,也是相声文化内核的一部分。”刘增锴说。
10月3日晚,台湾知名相声演员刘增锴在天津名流茶馆为观众表演经典单口相声《日遭三险》。 王在御 摄
20世纪90年代,刘增锴就积极参与两岸曲艺文化交流,北京、甘肃、青海……甚至美国的旧金山、洛杉矶等地,都留下他说相声的身影。
“我在台湾第一次见到马志明先生时,他问我《八扇屏》你怎么看,说来听听。然后我们针对《八扇屏》作了深入讨论,这就是相声大师,上来就跟你聊‘活’。”刘增锴说他曾和许多大陆相声演员同台合作,有的甚至是临时搭档,大家对下“本子”就直接登台。但正因为血同宗,学同脉,所以抖出的“包袱”都是响的。
相声是语言的艺术,同时也是中华曲艺文化的瑰宝,诉说着人们的生活日常和时代变迁。刘增锴希望更多人了解相声、热爱相声并感受两岸相声的一脉相承。
“姬天语是我收的第一个徒弟,学习段子时因为眼神和语气、神态不到位,也曾被我说哭过。但她有一股艮劲儿和冲劲儿,从没打过退堂鼓。”姬天语则表示,此行也让她体会到了相声文化的深厚内涵,“为期三天的天津演出,我们感受到观众的热情,同时也倍感压力,天津的观众真的有坐在台上的,‘活儿’好不好观众一目了然。”
10月3日晚,三天演出全部完成后,台湾“相声天团”与天津名流茶馆的演员及工作人员合影留念。 王在御 摄
无论是刘增锴还是姬天语,都希望“相声天团”更加壮大,到更多地方交流演出,让观众去见证演员的成长,让更多人知道相声在台湾也有很好的传承与发展。
“这几天我们都在仔细观察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反响,名流茶馆的相声演员也会协助台湾的年轻演员进行临场调整,以适应天津的文化环境。这样的交流非常有意义,台湾年轻人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传统相声的魅力,我们也欣慰相声在台湾也有着自己的土壤。”天津名流茶馆老板于承艳表示。
“相声天团”团员商宸昕和王宸晨都是第一次来到天津,对于观众的“严格”深有体会。“在天津的茶馆说相声和观众互动的机会非常多,对演员的临场应变能力要求很高。有了这次的宝贵经验,相信未来我们会做得更好。”
在台湾崇右影艺科技大学担任副教授的刘增锴,还将中华曲艺文化带进台湾校园。在他看来,两岸有着共同生活圈,两岸年轻人也能共绘文化同心圆,携手成长。(完)